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

卓越 / 高效 / 服务 / 和谐

当前: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 正文

农业农村部介绍2023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涉及生猪、大豆

  4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刘涵出席发布会,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寿小丽主持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实录(有节选):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狠抓政策落实,强化指导服务,全力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着力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平稳、开局良好。
  第一,抓紧抓实春耕生产,夏季粮油丰收有基础。着力保夏粮、稳春播、扩大豆、提单产,逐项推进、逐区落实。夏收作物长势较好。据我部农情调度,冬小麦面积稳中有增,目前一、二类苗比例90.5%,比上年同期高2.7个百分点。春耕备播进展顺利。全国春播粮食已完成近两成,进度同比略快。其中,早稻栽插过六成。全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17.7亿亩以上,连续4年增加。加力扩种大豆油料。今年首次将大豆生产任务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并出台大豆生产一揽子扶持政策措施,调动了农民种豆积极性。目前,大豆油料种植任务已落实到省市县。
  第二,统筹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市场供应充足。生猪生产稳定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3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05万头,相当于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5%。一季度,猪肉产量1590万吨,同比增长1.9%。畜禽和水产品全面增产。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长3.6%,牛奶产量增长8.5%,国内水产品产量增长4.4%。蔬菜和水果供应充足,4月上旬在田蔬菜面积同比增加110多万亩。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增加。一季度新增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3900多个。
  第三,持续抓好产业就业帮扶,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
  第四,着力拓展产业链条,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第五,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农村改革持续深化。
  第六,深入挖掘农村内需潜力,农村投资消费稳步恢复。
  澎湃新闻记者:
  我们关注到,猪价连续下跌将近一个月,有机构称大概率已经接近底部。请问农业农村部如何看待今后一段时间的市场行情和走势?农业农村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稳定生猪价格和市场?
  曾衍德:
  猪肉产品是事关民生的产品,大家都非常关注。当前正值猪肉消费淡季,由于前期一些养殖场户压栏惜售,猪肉产量还在增加,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一些养殖场户出现阶段性亏损。
  对当前生猪生产形势,有两点基本判断:一个是,猪肉市场供应充足。按照目前的消费水平,大体上一年出栏7亿头猪,平均两人一头猪,这样供应就有保障。今年一季度生猪出栏近2亿头,出栏增加叠加消费淡季,导致生猪价格出现下跌。这影响了生产者收益,也支撑了我们CPI低位运行。另一个是,生猪生产波动平缓。近年来,按照国务院部署,农业农村部实施了生猪产能调控方案,核心指标是能繁母猪,按照目前供求状况,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4100万头的95%—105%都是合理区间,只要在这个区间波动就是合理的,也是稳定的,生猪生产波动就会平缓。
  应该看到,近期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有所回落,利于缓解养殖亏损局面,加上五一、端午节日拉动,猪肉消费需求将会增加。综合判断,生猪养殖有望在二季度末实现扭亏为盈,上半年养殖亏损程度整体将轻于上年同期,价格起落有望趋于平缓。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落实中央部署,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保障市场稳定供应。重点是抓好“两稳一降”。
  第一个“稳”,就是稳预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节奏,避免在价格低位时盲目压栏和二次育肥,阻碍猪价回升、拉长亏损时长。
  第二个“稳”,就是稳产能。督促指导各地按照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要求,稳定用地、环保、金融等长效性支持政策,适时发放临时性救助补贴,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
  第三个“降”,就是降风险。继续抓好非洲猪瘟等常态化防控,落实监测排查、清洗消毒等关键防控措施,早发现、快处置,及时化解疫情风险。
  这里,我再说明一点。近期一些媒体和市场机构根据个别点上的调查结果,炒作北方地区,甚至全国的猪病情况。我想强调的是,目前全国生猪疫情总体平稳,生猪产能稳固,稳定供给的基础牢固。
  中国日报社记者:
  去年我国大豆面积、产量明显增加,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要“加力扩种大豆油料”,请问今年农业农村部在这方面有哪些安排?
  潘文博:
  提高大豆油料自给率是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重要内容。正如刚才你所说的,去年国家启动实施了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大豆油料扩种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还要继续推进、加力推进。总的考虑是,“两扩两提”,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品质,力争新增大豆油料面积1000万亩以上。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锚定目标、攻坚克难,全力完成今年大豆油料扩种任务,重点主要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用好考核“指挥棒”。年初已明确了各省区市的大豆油料生产目标任务,首次按照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要求严格考核,对大豆油料面积或产量增幅靠前的省份在考核中予以加分奖励。
  二是打好政策“组合拳”。为稳定今年大豆生产,统筹考虑大豆市场供需形势、比较效益和农民种植意愿等因素,国家及时出台了一揽子支持大豆生产的政策措施,形成了补贴、保险、收储协同发力的政策“组合拳”。近期媒体也有报道,黑龙江已明确,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达到350元以上,内蒙古大豆玉米补贴差额扩大到260元以上,这些都释放了明确的信号,目的是为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豆积极性。
  三是综合施策提单产。今年农业农村部将组织开展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制定了《大豆单产提升三年工作方案》,全链条、全环节查找分析短板弱项,全面建立行政领导和领衔专家包保机制,聚焦100个大豆重点县,围绕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组装“一县一策”综合性解决方案,整建制推进大豆单产提升,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高产竞赛,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我们力争今年全国大豆亩产提高5公斤,这是我们一个目标。
  坦率讲,由于前期大豆市场价格走低、比较效益也低,农民种豆积极性和种豆的意愿,和去年这个时候相比有所下降。国家及时果断出台了一揽子扶持政策,各部门也加快落实,各地也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有力调动了农民的种豆积极性。从最新的农情调度情况看,农民种豆的意愿有所回升,扭转了前期可能下滑的趋势,大豆意向种植面积略有增加,其中东北净作大豆基本稳定,黄淮海、西北、西南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去年实施了1500多万亩,今年在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增加500万亩,达到2000万亩。这样算下来,全国大豆意向面积是稳中略增的。
  目前,大豆播种已过一成,东北5月上旬开始大面积播种。带状复合种植在西南地区已经播种了近300万亩,完成春播意向的1/3。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强化政策宣传解读,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精细开展指导服务,发挥好规模经营主体的作用,推动意向面积落实到田,推动关键技术落实到位,确保完成今年大豆油料的扩种任务。
相关附件: